(五)全省13个地区全社会用电增长,一主两副城市对全省用电增长起到稳定基石作用。
具体见下表所示:2016年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推荐名单2016年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园区推荐名单此项活动,旨在通过示范引导企业及园区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工业能源消费效率,到2020年,单位增加值电耗平均水平下降10%以上。为落实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30)以及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工作的部署,引导工业企业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促进电力需求侧与供给侧良性互动,推动工业领域实现能源消费革命
由于公司规模增长、业务量增大,为保证员工利益在总体人数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双杰生产基地一线员工年均承担30000回路的产量。双杰电气集团拥有世界领先的生产线,有精益求精的团队,在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指引下,我们从细微入手深挖潜能,一如既往的为着追求卓越制造精品而努力。在生产过程中一线员工要使用800余种标准件,上百种其他零部件。另外生产现场的库存浪费、动作浪费、搬运浪费等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成本消耗。精益办公室通过工作抽样、产品流程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根据岗位具体作业内容,设计研制了小批量的精益工装车。
今后精益工装车将正式进入生产车间,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精益目标。通过试应用并将使用前后的工作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实际工作中大幅减少了员工寻找物料和拿取物料的走动时间、避免物料掉落、消除板件磕碰掉漆隐患,应用效果清晰明了,简单高效。181度-280度,每度电0.57元。
居民生活用电标准仍按照2012年7月1日起实行的《河北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实施方案》(冀价管[2012]48号)标准进行。合表居民生活用电(不满1千伏),实行每度电0.5362元。同时,对于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峰谷时段,南、北电网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因河北电力分为南北两块,我市属于南电网范围,南部电网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峰谷时段划分调整为:高峰时段8:00-12:00、16:00-20:00,平段时段6:00-8:00、12:00-16:00、20:00-22:00,低谷时段22:00-次日6:00,尖峰时段9:00-12:00(每年6、7、8月份)。
商品价格管理处负责人解释,此次电价结构调整涉及范围仅是工商业及其它用电和对农业生产用电范围的细化,并不涉及居民生活用电。自7月1日起,降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调整后的标准分别为0.53分、0.26分。
而自4月1日起,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不过,记者从商品价格管理处了解到,此次电价结构调整并不涉及居民生活用电范围对于托举中国梦并实现绿色能源全国共享,内蒙古充满期待。全国市场正在变成内蒙古能源资源变现的超级工厂,面向全国、惠及八方的内蒙古能源,有了与大草原相提并论的资本。
2005年起,内蒙古超越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输出省区,2010年首次超过1000亿千瓦时,目前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之首。风电最大发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38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6年底,蒙西电网多边交易市场累计完成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超过2282亿千瓦,总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95.32亿元,不仅保障了自治区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而且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效果显著,有力地保障了北方地区冬季供热安全等民生大事。2014年,内蒙古电力公司积极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32.4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4.44万户风光互补系统升级工程。
2004年至2015年,内蒙古已累计将1292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输送到首都北京、华北及东北地区。加之636万千瓦太阳能装机,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比重超过30%。
电力工业作为内蒙古在全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在自治区砥砺前行的70年光辉岁月中,担当起照耀草原,光耀神州的神圣使命,已经傲然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电老大。多年来,内蒙古积极对接和跟进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及跨区电网发展规划,推进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对接大市场的绿色能源全国共享的战略构想。
内蒙古电力如同一个绿色能源巨人迅猛崛起。电力行业在前四批全国文明单位有43家企业上榜,省级占比达到29.86%,超出全国电力同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30亿元,将逐步完成2037户新能源用户和45个边防哨所通网电任务,重点解决38个旗县、1877个村庄、91万亩农田排灌配套机井用电问题。在中国改革发展新的黄金机遇期,内蒙古将努力建设国家能源产业的示范区、国家能源保障的安全岛、国家能源输送的新丝路。内蒙古电力工业跨入特高压时代后,等于在能源基地与消费市场间架起了空中经济走廊,为自治区带来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将集中显现。五交三直特高压工程勾勒出美丽的前景,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输出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1000亿千瓦时。
北方电力公司立足建设煤电一体化新型能源公司,实现了管好500万、建好500万、开工500万的历史性跨越,2016底装机规模达到1763万千瓦,是公司组建之初的3倍多。2012年9月1日,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全国率先全部实现了农业生产、居民照明同网同价的目标,累计为农牧民减轻电费负担近30亿元。
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217位,居自治区企业30强之首,连续8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连续14年蝉联全区行风建设公共服务类第一名(或免评)。新生的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版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从2004年1月开始,内蒙古电力公司历经4次厂网、网网分家,以省属独立电网的体量担当了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与北方联合电力公司作为全区供电侧、发电侧的两驾马车,在市场化改革、清洁风电发展、电力外送、勇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2016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由2004年的530亿千瓦时增长到2605亿千瓦时,增长4.9倍。晋级风火双冠建设国家电源改革打开了内蒙古电力市场化的闸门。
电力工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由单一发电向煤电一体化、风光并举迈进,传统煤电优化清洁发展和电网建设呈量、质双升的趋势,形成盟市级500千伏网架贯通、旗县级200千伏网架覆盖的新业态,跨入了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高电压、大电网、智能化的新时代。2010年5月6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十五以来,内蒙古电力公司陆续建成了覆盖蒙西72.56万平方千米的 三横四纵500千伏主网及遍布所有旗县、工业园区的220千伏电网。五大电力集团、京能、三峡等纷纷挥师草原播火、追风、逐日,呈现出一派全国、全民共建能源基地的繁荣局面,创造出电力能源基地建设一系列蒙电样本。
从此,蒙电外送市场将从局部向全国、通道将从单一向复合、发电单机将从60万千瓦向100万千瓦、重心将从打市场、创品牌向辐射全国、整合营销迈进。近年来,全区煤电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比重达到70%以上,托克托、岱海等一大批60万级发电机组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蒙西风电装机从8.3万千瓦起步,以风起云涌之势开工、建设、并网,上演了井喷式的增长,2013年上半年突破1000万千瓦。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第一个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级电网,该公司首个监管周期的输配电价自2015年国庆起实施,财务公司正式挂牌运营,组建了经研院和锡林郭勒、乌海两个超高压供电局,38个旗县电力公司实现直供直管。
2004年初,全国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在内蒙古解开最后一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合资源、区位、政策、环境等综合立体优势,内蒙古立足全国大局,坚持创新驱动,明确发展路径,不断凝聚起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超前进行开放式的电力建设。
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内蒙古锡盟至江苏、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特高压直流,锡盟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两条特高压交流等4条电力通道,最终形成了五交三直8条外送通道的格局。改革创新驱动护航经济发展内蒙古电力工业呈现出的 黄金期,根本上取决于对国家电力政策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的深刻理解、坚决落实和执着推进。三是为内蒙古步入全国前列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2002年全区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000千万的基础上,到2016年底,全区发电装机定格在1.103亿千瓦,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风电装机全面赶超三峡达到2556万千瓦,西电东送电量蝉联全国省级十二连冠。
迎接特高压托举中国梦1987年,蒙西电网开创了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西电东送先河,为京蒙两市区的战略合作跑好了第一棒。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民族区域制度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内蒙古电力工业同样是国家能源领域改革发展的试验田和集大成者。
内蒙古狂飙突进式的风电开发同样始于2004年。2003年初,华电集团在五大发电集团中首家挺进内蒙古。
目前,内蒙古建设和投运的特高压已达6条。在全国唯一独立省级电网和区属国有龙头企业的试验田里,始终激荡着能源强区报国的正能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文丝不动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